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成功举办“AI大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主题沙龙,会议由蒲丽灵副院长主持,日语、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6个语种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学期备课痛点展开深度研讨。活动聚焦AI技术赋能教学创新,通过案例分享、技术实操等形式,探索智慧教学新范式。在技术应用研讨环节,各系教师代表现场演示AI教学工具实操。会后,日语系朱美瑾老师将沙龙所学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学以致用显成效。朱老师巧妙融合AI技术与课程思政,借力广西"“三月三”"民族节日契机,创新设计“AI+实践”双语视频创作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AI软件(DeepSeek、即梦、米可智能、有言、剪映等)完成脚本撰写、视频拍摄、日语配音全流程创作,优秀作品通过课堂展评实现教学反哺。该模式既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又培养数字化创作思维,实现假期实践与课堂学习的有机衔接。(图为学生制作视频的部分截图)
在教学管理层面,朱老师积极构建智慧教学闭环。通过“WE Learn”移动平台实现学习任务动态管理,依托“翻转校园”应用开展智能随堂测试,即时生成学情分析报告。这种"数据驱动+即时反馈"的模式,使教师精准把握教学节奏,学生实时了解学习成效,构建起立体化教学评估体系。(下图为在线测试学生答题情况教师端统计及分析截图)
通过AI技术与多语种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教学资源开发效率,更开创了"技术赋能、数据驱动、师生共进"的教学新生态,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