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 月 6 日 15点10分,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第 37 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广西外国语学院五合校区时习楼 A107 室开展专题党课学习活动。本次课程由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党支部副书记李艳焱主讲,主题为《第5章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红歌嘹亮:课前共鸣点燃信仰情怀
课前 15 分钟,现场响起激昂的《大中国》旋律。在李艳焱老师的带动下,全体入党积极分子齐声高歌,“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的歌词响彻教室。跳动的音符与铿锵的节奏,不仅唤醒了学员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以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为党课学习营造了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不少学员表示,唱红歌环节让自己 “瞬间进入党史学习的状态”,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期待。
(全体同学起立合唱红歌《大中国》)
回溯党史:从初心使命到实践担当
活动伊始,李艳焱老师以生动语言结合丰富史料,带领学员回溯历史。她提到,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便将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写入行动纲领,鲜明彰显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决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历经 28 年浴血奋战,让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 “站起来” 的历史飞跃,开启创造幸福生活的新纪元。互动环节中,学员们积极发言,深刻领悟了党为人民谋福祉的艰辛历程,以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宗旨的深刻内涵。
(李艳焱老师与同学们在课堂上互动)
榜样引领:让理论照进现实
课程中,李艳焱老师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具象化的历史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理解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并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运用理论武器破解现实问题。正如一位学员在学习笔记中写道:“当优秀事例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可感知的精神力量时,我们才真正开始与党史对话,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共鸣。”
此次党课以 “红歌暖场 + 理论授课 + 案例研讨” 的形式,将历史厚度与现实温度有机融合。学员们在歌声中凝聚共识,在理论中汲取力量,既筑牢了信仰之基,也为践行使命担当提供了思想指引。
(优秀榜样事例引起共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