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学校及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关于迎评促建、迎评促改的工作部署,切实夯实专业教学质量、凝聚全员迎评共识,近日,泰语专业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核心目标,集中开展教学质量“人人过关”磨课、迎评知识竞赛、教学资料专项整改三大行动,以精准化举措为学院整体评估工作筑牢专业根基。
一、“人人过关”磨课:以赛促练夯实教学质量“硬基础”
开学以来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活动启动以来,泰语专业全体教师均以高度重视的态度参与其中,严格遵循活动方案要求推进试讲准备与展示。在文化园114试讲现场,专业教师围绕10月27日-31日的泰语专业核心课程(如《泰语基础》《泰语语音》等),提前10分钟到场调试设备,每人完成20分钟的沉浸式试讲——从泰语语音语调的精准示范,到泰国传统节日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如结合中泰文化交流案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再到“师导生演”“生问生答”等互动教学法的运用,充分展现了泰语专业教学特色。
试讲结束后,由黎阳阳、余佳、蔡杰等评委组成的评审组对照《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人人过关”评分表》,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维度进行客观打分,并针对泰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梯度设计”“跨文化案例适配性”等细节给出书面与口头反馈。针对试讲成绩未达“过关”标准的教师,专业第一时间安排骨干教师开展1对1帮扶,明确“优化泰语听力教学课件”“补充泰国时政热点教学案例”等整改时限,后续还将通过督导跟踪听课确保教学质量达标。此次“人人过关”活动,不仅让泰语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更贴合OBE教学理念,更为学院教学质量前置把关机制提供了专业实践支撑。

二、迎评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凝聚全员迎评“向心力”
为强化专业教师对评估指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泰语专业于10月下旬组织开展迎评知识竞赛,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同台竞技。竞赛内容紧密结合学校评估要求与泰语专业教学实际,涵盖“课程思政融入泰语教学的路径”“OBE理念下泰语课程目标设定要点”“教学资料归档规范”等核心知识点,设置“闭卷答题+现场抢答”两大环节——闭卷部分侧重评估政策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考核,抢答环节则聚焦“泰语课堂中如何通过泰国影视作品渗透文化自信教育”“如何根据评分表优化泰语实训课程教案”等实操问题,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踊跃作答,现场氛围热烈。
此次竞赛不仅帮助泰语专业教师进一步厘清了迎评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更推动形成“主动学政策、自觉找差距、积极补短板”的迎评氛围。赛后,专业还将竞赛试题与优秀答题案例整理成册,作为教师迎评学习参考资料,为学院营造“全员懂评估、全员抓迎评”的良好氛围贡献了专业力量。

三、教学资料整改:以改促优筑牢迎评基础“保障线”
围绕评估对教学资料规范性的要求,泰语专业以“对标找差、精准整改”为原则,开展为期两周的教学资料专项整改行动。专业组织全体教师对照学院“人人过关”方案中“试讲材料要求”及评分表指标,对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泰语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PPT、教学日历、课堂考勤记录等资料进行“逐份自查+集体研讨”:一方面,重点核查教学大纲是否体现“思政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四维要求,教案中泰语知识点图谱是否全面、课程思政元素是否自然融入;另一方面,针对部分教师教案中“泰语实训环节设计不具体”“教学资源引用不规范”等问题,通过“老带新”研讨、对照优秀教案范例等方式推进整改,确保每份资料均符合“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对标评估”的标准。

截至10月25日,泰语专业已完成全部课程教学资料的整改与复核,整改合格率达100%,并按学院要求将整改后的资料分类归档至学院教学质量档案库,为学院后续教学考核与评估材料抽检提供了规范的专业档案支撑,也为泰语专业后续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泰语专业将持续以迎评促建工作为核心,巩固“人人过关”磨课、知识竞赛、资料整改的工作成效,进一步优化泰语课程教学设计、强化教师迎评能力,以专业层面的扎实行动助力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圆满完成评估任务,推动专业教学质量与学院整体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