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10月13日,由学校图书馆牵头的“《生于华夏 何其幸运》多语种朗诵活动”在五合校区正式启动,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积极响应,组织2024级全体本、专科学生参与。

诵读活动结束后,张曼清教授与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师生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紧扣评估工作中“强化育人实效”的核心要求,以多语种诵读为创新载体,将爱国教育融入语言专业学习。图书馆提前统筹筹备,提供涵盖中、泰、柬、越、日、印尼等十一种语言的《生于华夏 何其幸运》朗诵文稿,为活动开展提供便利。活动期间,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各班级指导教师,依托基础泰语、基础柬埔寨语、基础日语等专业课程,利用课间或课后碎片时间,主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多语种朗诵感悟中华文化精髓。10月13日至22日课余时间,学院党总支书记韦美神、分团委书记黄梓岚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排练,打磨诵读节奏与情感表达;10月23日,全体学生参与全校合诵,以多语和声传递爱国热忱。
张曼清教授与图书馆馆长覃继举一行,莅临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指导诵读活动
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学生以泰语、柬埔寨语、日语等七个语种,深情诵读
《生于华夏 何其幸运》
此次活动既是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图书馆发挥文化育人职能、牵头开展爱国教育的重要举措。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让学生在双语转换与集体诵读中深化对“生于华夏”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为推进“三全育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鲜活动力。